影視台詞
電視劇《潛伏》的真正結局
李崖沒有死,潛伏真正的結局其實是這樣的:
李涯沒有死。這是個祕密,餘則成不知道,站長吳敬中知道,因爲這是個陰謀。李涯墜樓後,立刻被祕密送到了天津陸軍醫院,醫生保住了他的命,但是一直昏迷不醒。吳敬中老謀深算,骨子裏,他不曾相信任何一個人,從馬奎,到陸橋山,再至李涯,雖然他在很多時候說過李涯是精忠報國忠於黨國的,至於餘則成,從幾次與李涯的明爭暗鬥中,李涯總是在無限接近勝利時功虧一簣,他就知道餘則成非等閒之輩,但是在他多次斂財中,餘則成都鞍前馬後的幫他出謀劃策,在這個人還有用的時候,他不願把餘則成看成是共黨,即使他有很多疑點,但還沒有威脅到自己,也還沒到不得不除的時候。所以,李涯每次調查餘則成,他都坐山觀虎鬥。
撤退去臺灣時,他已先期安排,將依然昏迷不醒的李涯祕密送到了臺灣,醫生說李涯求生的慾望很強,醒過來的機會還是有的。走之前,連軟帶硬的把餘則成帶上飛機,也是他的精心設計,餘則成畢竟幫了他不少,是個人才,若他真是共黨,等李涯醒來,事情便有分曉,再殺不遲,否則留在大陸,對保密局的機密知道的太多,留給**,必然後患無窮。
逃跑到日本的穆連成,發揮漢奸本色,左右逢源,手裏還有些老底,不久也重新發達了起來,對曾經欲置自己於死地的吳敬中恨之入骨,在一次與臺灣企業的酒會中偶遇了晚秋,得知晚秋和餘則成結爲夫妻,餘則成和吳敬中在國防部情報局(由保密局改組而來)共事,就求晚秋幫忙,給穆家報仇,畢竟是自己的叔叔,晚秋瞞着餘則成把吳敬中進行黑市交易的飯店地址告訴了穆連成。
那夜,吳敬中開着換了地方牌照的轎車,走到去交易的途中,輪胎爆胎了,下車查看時,3輛車圍了過來,下來七八條人,一通拳打腳踢,可憐吳敬中年事已高,哪能經得起這番痛打,奄奄一息之時,走出一人,說:讓你死個明白!說吧脫下帽子,吳敬中睜眼細看,大吃一驚,叫道:穆連成?!穆連成拔槍怒射,打完整匣子彈方纔罷休。罷了登車揚長而去。一行人連夜趕往碼頭,海上有人接應,準備逃回日本,行至一檢查站被攔下檢查證件,隨從幾人不會說國語,引起軍警懷疑,穆連成狗急跳牆,駕車衝卡,被亂槍射死。
此事乃是餘則成一箭雙鵰之計。在一次偷偷潛入吳敬中辦公室竊取絕密檔案時,發現了榮民總醫院給吳敬中的特護病房監護報告,得知李涯還活着,大吃一驚,知道自己命懸一線,李涯一旦醒來,吳敬中必置自己於死地。酒會上晚秋與穆連成相見,他也看在眼裏,裝作全然不知,晚秋旁敲側擊打聽吳敬中的日常活動,他就清楚,機會來了。
於是故意透露給晚秋吳敬中黑市交易的地點,因爲此時吳敬中單人獨行,沒有保密局特務的保護,容易下手。又從黑市買來情報,得知穆連成親自帶人潛入臺灣刺殺吳敬中,便祕密安排保密局人手,通知軍警方面,告知有潛逃漢奸要偷渡日本,在穆連成必經之路上設卡攔截,不由分說,亂槍射殺。借他人之手除掉了吳
敬中,順手又除掉了人人欲得而誅之的大漢奸穆連成,餘則成自己都暗暗誇獎了自己一次。
穆連成死了,自己最後一個有血緣關係的人死了,晚秋不免黯然神傷,餘則成於心不忍,把實情都告訴了她,晚秋在黑暗中坐了一個晚上,雖然她明白餘則成只是做了他應該作也必須做的事情,她還是覺得他們中間多了點什麼,是隔閡,是疏遠,是信仰,她不知道。一天,她告訴餘則成,她要離開,離開餘則成,離開這份“潛伏”的工作,餘則成沒有勸阻她,他瞭解晚秋,她離開他也不會透露什麼,就像上次送晚秋去延安一樣,送她靜靜的走了。
李涯醒了。吳敬中死後,餘則成坐了他的位子。他每天都看着榮總的特護報告,榮總戒備森嚴,不是因爲李涯,他還沒到那個級別。榮總是蔣介石的“太醫院”,所以李涯沾了光。李涯甦醒後,餘則成第一時間到了特護病房,準備不惜一切除掉他。但是活過來的李涯失去記憶了,忘記了馬奎,忘記了陸橋山,忘記了吳敬中,忘記了眼前的餘則成餘副站長,甚至他自己的名字。
當局覺得他乃是有功之臣,便安排他去讀書求學,李涯腦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好使,很快適應了學習生活。1952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,主攻農業經濟與物價的關係。翌年回臺,執教於臺大。1965年,再度赴美,入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,其博士論文《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》獲全美最佳博士論文獎;引起蔣經國重視。
1969年學成歸臺,續任臺大教授。
1972年爲蔣經國延攬入閣,任\"政務委員\",至此投身政界,爲國民黨新生代政客骨幹人物。1981年12月出任\"臺灣省主席\"。1984年被蔣經國提升爲\"副總統\",刻意培植其爲接班人。1988年1月13日,蔣經國逝世,當天繼任\"總統\"。另,李涯求學時,給自己取名:登輝,取“登峯造極,鑄就輝煌”之意。
餘則成默默的看着這一切,時間流逝,他也慢慢的適應着現在的生活,他遞交了辭呈,離開了那個他呆了半輩子的“保密局”,隱姓埋名,改名叫光中,取“光耀中華”之意。他什麼都不想了,他心中只有思念,對左藍的思念,對晚秋的思念,更多的是對翠平的思念,她在哪裏?她還好麼?
翠平回到老區,被保護隱藏了起來,不久生下了一男一女一對雙胞胎。翠平連連叫苦,心想:老餘離開的時候也沒有給孩子取個名字,現在倒好,一下生兩個,這要難死我了。當時老區連日乾旱,多日無雨,翠平兩眼一蹬:就這麼着了,男孩叫求雨,女孩叫甘霖。組織上安排翠平一家去了上海,翠平大字只識一籮筐,吃了沒文化的虧,於是含辛茹苦,讓一雙兒女受到良好教育,那是後話。
1971年,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則成思鄉情切,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。寫完後,熱淚盈眶,沉吟良久,打開發報機,給大陸發了一封密電:5123,2137,3329,7041,6225,5039,5002,0092,6225,8808,0629,4391,……, 譯電員一字一字把這篇很長的密電譯了出來,他驚呆了,他看到了一封前所未有的“密電”,他流着熱淚,哽咽的,深情的讀着 :
小時候,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
我在這頭,
母親在那頭.
長大後,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,
我在這頭,
新娘在那頭
後來啊,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,
我在外頭,
母親在裏頭.
而現在,
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
我在這頭,
大陸在那頭.
晚秋離開則成後,跑到基隆隱居起來,心中鬱郁,一腔恩怨情愫,便都付諸筆端,原本沒打算發表,後來迫於生計,投給報紙連載,賺些稿費。年輕出版家平鑫濤,慧眼識才,決定冒着賠本的危險,力推新人,出版晚秋的小說。遂約晚秋見面商談,在臺北火車站,兩人在雨中初次碰面,居然一見鍾情,相見恨晚,不久便結爲夫妻。
晚秋的愛情小說,委婉纏綿,情深意切,居然大受歡迎,一時洛陽紙貴,晚秋遂一舉成名,不過晚秋這時已經改名,發表的小說都用了一個新的筆名,所以沒有人知道晚秋,只知道著名的言情小說女作家——瓊瑤。
李涯沒有死。這是個祕密,餘則成不知道,站長吳敬中知道,因爲這是個陰謀。李涯墜樓後,立刻被祕密送到了天津陸軍醫院,醫生保住了他的命,但是一直昏迷不醒。吳敬中老謀深算,骨子裏,他不曾相信任何一個人,從馬奎,到陸橋山,再至李涯,雖然他在很多時候說過李涯是精忠報國忠於黨國的,至於餘則成,從幾次與李涯的明爭暗鬥中,李涯總是在無限接近勝利時功虧一簣,他就知道餘則成非等閒之輩,但是在他多次斂財中,餘則成都鞍前馬後的幫他出謀劃策,在這個人還有用的時候,他不願把餘則成看成是共黨,即使他有很多疑點,但還沒有威脅到自己,也還沒到不得不除的時候。所以,李涯每次調查餘則成,他都坐山觀虎鬥。
撤退去臺灣時,他已先期安排,將依然昏迷不醒的李涯祕密送到了臺灣,醫生說李涯求生的慾望很強,醒過來的機會還是有的。走之前,連軟帶硬的把餘則成帶上飛機,也是他的精心設計,餘則成畢竟幫了他不少,是個人才,若他真是共黨,等李涯醒來,事情便有分曉,再殺不遲,否則留在大陸,對保密局的機密知道的太多,留給**,必然後患無窮。
逃跑到日本的穆連成,發揮漢奸本色,左右逢源,手裏還有些老底,不久也重新發達了起來,對曾經欲置自己於死地的吳敬中恨之入骨,在一次與臺灣企業的酒會中偶遇了晚秋,得知晚秋和餘則成結爲夫妻,餘則成和吳敬中在國防部情報局(由保密局改組而來)共事,就求晚秋幫忙,給穆家報仇,畢竟是自己的叔叔,晚秋瞞着餘則成把吳敬中進行黑市交易的飯店地址告訴了穆連成。
那夜,吳敬中開着換了地方牌照的轎車,走到去交易的途中,輪胎爆胎了,下車查看時,3輛車圍了過來,下來七八條人,一通拳打腳踢,可憐吳敬中年事已高,哪能經得起這番痛打,奄奄一息之時,走出一人,說:讓你死個明白!說吧脫下帽子,吳敬中睜眼細看,大吃一驚,叫道:穆連成?!穆連成拔槍怒射,打完整匣子彈方纔罷休。罷了登車揚長而去。一行人連夜趕往碼頭,海上有人接應,準備逃回日本,行至一檢查站被攔下檢查證件,隨從幾人不會說國語,引起軍警懷疑,穆連成狗急跳牆,駕車衝卡,被亂槍射死。
此事乃是餘則成一箭雙鵰之計。在一次偷偷潛入吳敬中辦公室竊取絕密檔案時,發現了榮民總醫院給吳敬中的特護病房監護報告,得知李涯還活着,大吃一驚,知道自己命懸一線,李涯一旦醒來,吳敬中必置自己於死地。酒會上晚秋與穆連成相見,他也看在眼裏,裝作全然不知,晚秋旁敲側擊打聽吳敬中的日常活動,他就清楚,機會來了。
於是故意透露給晚秋吳敬中黑市交易的地點,因爲此時吳敬中單人獨行,沒有保密局特務的保護,容易下手。又從黑市買來情報,得知穆連成親自帶人潛入臺灣刺殺吳敬中,便祕密安排保密局人手,通知軍警方面,告知有潛逃漢奸要偷渡日本,在穆連成必經之路上設卡攔截,不由分說,亂槍射殺。借他人之手除掉了吳
敬中,順手又除掉了人人欲得而誅之的大漢奸穆連成,餘則成自己都暗暗誇獎了自己一次。
穆連成死了,自己最後一個有血緣關係的人死了,晚秋不免黯然神傷,餘則成於心不忍,把實情都告訴了她,晚秋在黑暗中坐了一個晚上,雖然她明白餘則成只是做了他應該作也必須做的事情,她還是覺得他們中間多了點什麼,是隔閡,是疏遠,是信仰,她不知道。一天,她告訴餘則成,她要離開,離開餘則成,離開這份“潛伏”的工作,餘則成沒有勸阻她,他瞭解晚秋,她離開他也不會透露什麼,就像上次送晚秋去延安一樣,送她靜靜的走了。
李涯醒了。吳敬中死後,餘則成坐了他的位子。他每天都看着榮總的特護報告,榮總戒備森嚴,不是因爲李涯,他還沒到那個級別。榮總是蔣介石的“太醫院”,所以李涯沾了光。李涯甦醒後,餘則成第一時間到了特護病房,準備不惜一切除掉他。但是活過來的李涯失去記憶了,忘記了馬奎,忘記了陸橋山,忘記了吳敬中,忘記了眼前的餘則成餘副站長,甚至他自己的名字。
當局覺得他乃是有功之臣,便安排他去讀書求學,李涯腦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好使,很快適應了學習生活。1952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,主攻農業經濟與物價的關係。翌年回臺,執教於臺大。1965年,再度赴美,入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,其博士論文《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》獲全美最佳博士論文獎;引起蔣經國重視。
1969年學成歸臺,續任臺大教授。
1972年爲蔣經國延攬入閣,任\"政務委員\",至此投身政界,爲國民黨新生代政客骨幹人物。1981年12月出任\"臺灣省主席\"。1984年被蔣經國提升爲\"副總統\",刻意培植其爲接班人。1988年1月13日,蔣經國逝世,當天繼任\"總統\"。另,李涯求學時,給自己取名:登輝,取“登峯造極,鑄就輝煌”之意。
餘則成默默的看着這一切,時間流逝,他也慢慢的適應着現在的生活,他遞交了辭呈,離開了那個他呆了半輩子的“保密局”,隱姓埋名,改名叫光中,取“光耀中華”之意。他什麼都不想了,他心中只有思念,對左藍的思念,對晚秋的思念,更多的是對翠平的思念,她在哪裏?她還好麼?
翠平回到老區,被保護隱藏了起來,不久生下了一男一女一對雙胞胎。翠平連連叫苦,心想:老餘離開的時候也沒有給孩子取個名字,現在倒好,一下生兩個,這要難死我了。當時老區連日乾旱,多日無雨,翠平兩眼一蹬:就這麼着了,男孩叫求雨,女孩叫甘霖。組織上安排翠平一家去了上海,翠平大字只識一籮筐,吃了沒文化的虧,於是含辛茹苦,讓一雙兒女受到良好教育,那是後話。
1971年,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則成思鄉情切,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。寫完後,熱淚盈眶,沉吟良久,打開發報機,給大陸發了一封密電:5123,2137,3329,7041,6225,5039,5002,0092,6225,8808,0629,4391,……, 譯電員一字一字把這篇很長的密電譯了出來,他驚呆了,他看到了一封前所未有的“密電”,他流着熱淚,哽咽的,深情的讀着 :
小時候,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
我在這頭,
母親在那頭.
長大後,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,
我在這頭,
新娘在那頭
後來啊,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,
我在外頭,
母親在裏頭.
而現在,
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
我在這頭,
大陸在那頭.
晚秋離開則成後,跑到基隆隱居起來,心中鬱郁,一腔恩怨情愫,便都付諸筆端,原本沒打算發表,後來迫於生計,投給報紙連載,賺些稿費。年輕出版家平鑫濤,慧眼識才,決定冒着賠本的危險,力推新人,出版晚秋的小說。遂約晚秋見面商談,在臺北火車站,兩人在雨中初次碰面,居然一見鍾情,相見恨晚,不久便結爲夫妻。
晚秋的愛情小說,委婉纏綿,情深意切,居然大受歡迎,一時洛陽紙貴,晚秋遂一舉成名,不過晚秋這時已經改名,發表的小說都用了一個新的筆名,所以沒有人知道晚秋,只知道著名的言情小說女作家——瓊瑤。
分享:
留言: